新冠疫情奇谈:口罩可当疫苗用?

9月8日,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传染病学家莫妮卡·甘地和乔治·卢瑟福发表文章称,新冠疫情期间,佩戴口罩或许能起到疫苗的功效。该文介绍,“口罩=疫苗”的萌芽来自天花接种。天花结痂中含有少量的天花病毒,后者可引发人体轻度感染以及保护性免疫反应。所有人佩戴口罩,在感染的500多人中,无症状感染的比例为95%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应结合其他措施使用口罩;仅使用口罩不足以充分防范新冠病毒。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偶尔治愈(ID:to-cure-sometimes)

口罩是中国人发明的。

1910年,抗击东北鼠疫期间,剑桥大学医学博士伍连德发明了“伍氏口罩”:两层纱布中间夹了一层脱脂棉,用来过滤带有鼠疫杆菌的飞沫。

大名鼎鼎的N95也与中国人关系紧密。出生于中国台湾的美国田纳西大学教授蔡秉燚(Peter Tsai)发明了N95呼吸器内部的过滤材料,其是一种静电纤维材料。

口罩本来的功用是减少佩戴者与病原体接触,最近,两个美国人却将其“发扬光大”了。9月8日,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传染病学家莫妮卡·甘地(Monica Gandhi)和乔治·卢瑟福(George Rutherford)发表文章称,新冠疫情期间,佩戴口罩或许能起到疫苗的功效。

该述评文章发表在了著名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

面对全球依然严峻的情况,我们需要较真并追问:这种说法靠谱么?是不是给了人们足够的理由来佩戴口罩?其科学依据与现实实践又有怎样的关系?

口罩 = “粗糙”的疫苗?

这篇述评文章的结论,并非源自严谨的实验,而是来自一个推理。

其逻辑是,口罩能够减少进入佩戴者体内的病毒量,而进入人体病毒量的多少与感染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那么,少量的病毒只引发无症状感染或轻症感染,这就让人体免疫反应有足够的时间来应对病毒感染,相当于疫苗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过程。

高剂量的病毒侵染会让人体免疫系统崩溃,从而加重症状。

当然,这只是一个假说,很难进行人体试验来验证。毕竟让戴口罩者和不戴口罩者同时去感染新冠病毒是不道德的。

该文介绍,“口罩=疫苗”的萌芽来自天花接种。

在古代,中国民间就有天花防疫策略:把天花结痂捣碎,吹入健康人的鼻孔,或者把疮患的内衣给健康人穿上,以引起轻度感染。古代印度也有类似做法。

天花结痂中含有少量的天花病毒,后者可引发人体轻度感染以及保护性免疫反应。尽管这种接种仍然有可能引发健康人死亡,但毕竟是在疫苗诞生前的可依靠的唯一手段。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两位传染病学家分析认为,口罩同样能够减少进入口腔和鼻腔的新冠病毒,那么相对于大量病毒的侵入容易引发重症,少量病毒的侵入只会引发轻症感染或无症状感染。

这个推测并非空穴来风,这类研究从1938年就开始了。研究的确发现,大量的病毒暴露会破坏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从而加重症状。其中就有老鼠实验的证据。

还有来自流行病调查的证据。美国疾控中心估计,在7月中旬,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率约为40% ,而在使用口罩的情况下,无症状感染率高于80% 。

文中还提到了两个小样本案例:一艘封闭的阿根廷游轮疫情中,为所有人提供口罩后,无症状感染率为81% ,而没有口罩的早期游轮疫情中,这一数字则是20% 。

另一个案例来自美国食品加工厂发生的两次疫情。所有人佩戴口罩,在感染的500多人中,无症状感染的比例为95% 。

结论靠谱吗?

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陆蒙吉解释说,少量病毒的侵袭造成感染但不致病,原因是少量病毒在鼻腔或口腔感染后,需要更长时间增殖才能扩散。这一段时间里,人体免疫系统可以启动有效地抵抗,来阻止其扩散,所以病毒感染的初始剂量会直接影响发病的程度。

香港大学病毒学专家金冬雁打了一个比方,“就像狂犬病,某个人是被狗咬了一小口,还是被咬了一个很深的大伤口或者是好几口,那是不一样的。”

不过,陆蒙吉指出,本质上,口罩可以减轻新冠症状就是免疫应答跑赢了病毒感染。基于这个原理,保持社交距离、口罩和卫生消毒措施都是减少病毒载量的方法。

有学者提出质疑,无症状感染产生的免疫保护可能难以持续。金冬雁说,无症状感染者体内产生的抗体滴度比较低,且不太持久,那么这些人可能会发生再次感染。

《纽约时报》引述埃默里大学疫苗和传染病专家乔伊·伦加拉扬(Jyothi Rengarajan)博士看法称,尽管进行了数十年的研究,但科学家仍然很难确定使一个人生病所需的病毒传染剂量,毕竟症状轻重是因人而异的,或因为遗传因素,或因为人的免疫状况,或因为鼻腔通道的结构。

“口罩即疫苗论”或带来两种截然相反的担忧:一种是该说法会让佩戴口罩的人产生虚假的安全感,甚至会鼓动他们去面临更大的风险。

另一种相反的担忧认为,既然有这么高比例的无症状感染,那么这说明口罩并不能防止人们被感染。

口罩的现实

各个国家和组织对口罩的认识并不一致。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应结合其他措施使用口罩;仅使用口罩不足以充分防范新冠病毒。还应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距离,勤洗手,并避免触摸脸部和口罩。

(包括有轻微症状的人)照料新冠患者的人,以及高风险人群。当然也包括老人以及有基础病的人群。

尤其需要关注的是儿童群体。

儿童肺部力量相对较弱,他们更加要考虑佩戴口罩后的通气和呼吸顺畅问题。

8月24日,世卫组织就新冠疫情期间儿童的口罩使用提出建议,原则上不要求5岁及以下儿童佩戴口罩;6~11岁儿童应根据相关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佩戴口罩;12岁及以上儿童佩戴口罩的条件与成年人相同,即在疫情传播广泛的地区,在无法保持至少1米的社交距离的情况下,就需要佩戴口罩。

同时,儿童在从事运动或身体活动,如跑步、跳跃以及玩耍时不应佩戴口罩,以免影响呼吸。

当下正逢中小学开学,国内的中小学对待口罩的问题,步调并非一致,如北京市在部署秋季开学工作时表示,师生在校园内要坚持佩戴口罩。

这引发了央视白岩松的质疑。他提出,教育部强调全面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可依然有一些地区采用的是严格地上课也要戴口罩的模式。在全面恢复正常教学秩序的背景下,除了极个别地区,在校园内,学生只需备口罩,而不用上课戴口罩是否可以成为更大的共识?

国家卫健委、教育部8月份发布相关方案,所有的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在校内是可以不戴口罩的。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在一次直播节目中表示,考虑到北京有过疫情反弹的经历,加上北京秋季容易感冒等等因素,所以此次开学,大、中、小学师生员工在校期间坚持佩戴口罩。

然而,在今年4月,河南周口、浙江温州和湖南长沙等地发生中学生上体育课猝死,不少人猜测这是由于上体育课时戴口罩跑步而引发的。据媒体报道,自4月底开始,就“体育课该不该戴口罩”的争议,多地已******规定明确:学生在上体育课进行户外运动时,可不戴口罩。

相较而言,德国对于学生佩戴口罩的要求要宽松很多。

陆蒙吉介绍说,在德国北威州的学校里,上课坐着不戴口罩,下课一起玩要戴口罩。当然,这个要求是根据防控目标来调整的。

英国的规定也较为宽松。据英国教育部8月25日发布的声明,在大曼彻斯特等疫情较重的地区,七年级及以上学生在公共区域活动时应该戴口罩;在其他地区,学生是否戴口罩,由每所学校灵活掌握。至于在教室内是否要戴口罩,英国教育部认为没有必要:一来教室内桌椅已经按照保持社交距离规定分散摆放,同时还有其他保护性措施,二来教室内戴口罩可能影响学习质量。

最近数天,香港每天都有新增病例,仍处于紧张氛围中。金冬雁说,当地是要求学生在9月份复课后佩戴口罩。

不过,香港大学在4月份的一项研究认为,佩戴口罩可能有更大的污染风险。该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在外科口罩外层可存活7日,在衣服表面则可存活2日。负责研究的港大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烈文表示,建议市民尽量不要重复使用口罩。

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流行病学教授大卫 · 海曼(David Heymann)同时是世卫组织传染病战略和技术咨询小组主席。据BBC在4月的报道,他警告说,必须正确佩戴口罩,并在鼻端加封口;如果口罩变得潮湿就要弃掉,因为病毒颗粒可以通过;人们必须小心地将其取下,以免污染手。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长时间佩戴口罩会导致人们对上述建议变得麻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偶尔治愈(ID:to-cure-some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