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由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主办的2019年高中教育发展论坛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幕,六百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高中校长、老师齐聚一堂,共话高中教育改革及发展。
葛军 中国教育在线/摄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葛军作《做生长教育,走高品发展之路》主旨报告。他从生长教育、我们在前行、走在新时代路上三个方面诠释了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关于人才培养的思考和实践。
一、生长的教育。南师附中一直在追求做高品质高中。自1902年创校以来,学校一直坚持做菁英教育,培养了57位院士,还有一些著名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以及一大批有追求的社会骨干中坚力量。
在南师附中看来,菁英是充满生长力的,菁英教育通过优化的环境、卓越的育人方式、积极的迭代机制来顺应学科机制发展的自然、学生心理的自然和生长环境的自然,是融通一体化的、促进学生健康生长的教育。具体来说,菁英教育就是依据生长教育观,努力从夯基础、活思维、培特长、构卓越四个层面进行人才培养,通过扎实规范的方式让孩子健康生长,每天进步一点点。所谓生长教育,就是在优秀文化培养基上,人所获得的具有优化选择倾向的、自然向上的态势的教育。
建设高品质学校是实施菁英教育必然要求。依据生长教育观,南师附中对高品质学校建设有这样一些理解:整体上与时俱进、民主科学、青春活力、和合生机;具体表现为优管理、强团队、教容易、学轻松、永努力;业务管理上则强调五个原理——归零原理、盲人摸象、万花筒原理、水平提升、大我原理。
二、我们在前行。南师附中在乎的是唯学,每天进步一点点。因此,学校希望让每个孩子更有兴趣,更有特长,互相尊重,成为自己所选路径上的未来领导者。另外,南师附中的生命力也在于老师,因此提出了“人人名师”,要求老师有责任有担当,专业水平高,工匠意识强,综合素养厚,把自己教成学生。
具体来讲,南师附中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第一,走思维化教学路;第二,重视阅读与写作;第三,理科课程重构;第四,学科竞赛;第五,科技创新活动;第六,学校内部治理。
第三,走在新时代路上。学校结合江苏推进的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进一步规划了南师附中的具体目标。一是德育的立体式全覆盖浸润;二是校本课程的高质融通;三是尊重学生差异,建构学习共同体;四是构建青春校园文化;五是创建学养深厚,善心教育的教师团队;六是推进全E生态建设;七是扩大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八是进行科学民主的学校治理。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校建于1902年,自清朝两江总督张之洞奏设三江师范学堂并设附属中学堂以来,曾十易校名,七迁校址,1984年定为现名。至2019年,已有117年的历史。新百年,附中扩大并优化了办学布局。2006年成为IB国际文凭学校;2015年根据国家战略部署,成为全国首批16所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之一;为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根据省市部署,到目前为止,已发展成为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8地18校的办学联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