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观第三方支付报告:随行付以技术助力,领跑下沉渠道
2019-07-23 15:51 随行付
日前,易观发布了《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专题分析2019》(以下简称《报告》),重点研究第三方支付行业,从行业规模、政策趋势判断、用户画像研究、金融科技对支付领域影响等方面研究市场近况,系统分析了第三方支付行业的支付数据规模和发展趋势。
第三方支付,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银行卡收单、聚合支付、跨境支付等。报告中的“支付场景”、“数字化增值”和线下+线上“O2O模式”,成为移动支付增长领域的黑马。《报告》指出,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增长速度呈连年下降态势。2014-2019年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年增长率由55.42%下降到7.79%。交易规模由69626.8亿元下跌到63352.4亿元,增长速度整体下降。
相反的是,2019我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总体呈上涨趋势。报告数据显示,当前移动支付用户规模不断扩大,2018年联网商户为2650万,手机网民数量达到78800万,移动支付各季度交易规模呈增长趋势。其中支付领域APP用户活跃度上升明显,2018Q1-2019Q1支付领域APP启动次数达到6451144.76万,活跃用户达到69298.23万,中等及中高消费人群成为支付领域APP用户的主要力量。
在第三方支付的主要构成环节——账户侧(发卡行、支付宝等)、收单侧(、随行付等)、转接侧(银联、网联)在移动支付的大潮下协同升级发展,共同促进移动支付规模快速增长。
但是新消费场景的开辟,数字技术的发展给支付竞争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前线上、线下融合,拉动线下商户经营场景价值挖掘,整个产业链规模正逐步增大,增值服务不断增多。账户侧扫码支付、NFC支付等逐渐普及,收单侧不断推出创新智能扫码支付终端,适应了消费者新的支付习惯,并不断渗透各个线下消费场景。
未来支付竞争更加深入化:拼对各个场景的渗透能力、拼技术对其的支撑。
随行付的案例极具代表性。随行付是国内领先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成立于2011年。其拥有人民银行颁发的银行卡收单牌照、互联网支付牌照、移动电话支付牌照、跨境人民币结算资质。
根据易观报告,“随行付”已成为下沉场景的领跑者。本文将以其为例,深入探讨复合场景的时代要求,以及第三方支付打通复合场景的方法论。
行业竞争比拼基础实力
第三方支付的发展,证照是基础,风控能力和技术能力将是核心推动力。从金融科技发展现状和前瞻性预测来看,“金融科技”落脚点在于“技术”。
各家都将技术储备和风控管理,作为未来发展的中心。
2019年,壹钱包旗下支付机构积极落实监管政策,完成100%断直连及备付金上缴,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持续提升风控建设,强化金融安全。在服务向纵深化发展的新市场竞争环境下,壹钱包把握市场先机,立足金融科技能力创新和输出,重点向线下商户和大品牌企业提供深度定制化服务。
拉卡拉则将安全风控,作为赋能B端商户、构建用户共生生态圈的重要基础。拉卡拉支付制定了较为完善的业务风险管理制度,创建基于大数据、实时云计算和分布式内存计算的风控系统,具备了实时风控、准实时风控、批量风控的三层能力。
因此其业务欺诈损失率保持在约百万分之一的水平,招股书显示,拉卡拉收单欺诈率约为其它同类支付机构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截止到目前,随行付共已形成了包括智能风控系统、数据中心服务平台、智能化鉴权管理系统等在内的支付技术,构建了自身成熟的支付技术体系。
这个体系,以交易预警系统、私有云平台、数据同步中间件(Porter)、微服务治理平台、人工智能订单查询系统为主导。随行付位列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颁布的《2019中国金融科技竞争力100强榜单》。入围后,随行付有关负责人曾表示:“科技发展迅速对产业升级起到了决定性因素,但如果站在技术开发者的角度去看,想要跟上新技术的迭代速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我们加大技术人员的投入力度,把技术作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下沉渠道、线下场景易守难攻
线下市场竞争已是红海市场——受当下大数据、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影响,商户对于收单服务的功能需求也越来越广泛。
《报告》指出,纵观当下的第三方支付市场,一二线城市支付市场增长饱和,红海厮杀进入白热化阶段。第三方支付企业不得不调整自身发展重心,将目光瞄准更具市场潜力与发掘空间的三四线城市,纷纷开始进行渠道下沉。同时,受该区域人群的消费意愿以及消费潜力释放的影响,三四线城市开始成为支付市场新蓝海。
但因为支付场景的多元化,对产品技术支撑和推广能力的要求,很多第三方支付公司难以在短时间内积累优势——随行付能够产生领先优势的地方。
据易观数据统计显示,当前随行付已在全国设立28家分公司,业务覆盖全国超200个城市,2000个地级市服务商。并依托自身完整的牌照布局、行业领先的金融科技能力,并在报告中排名收单机构渠道下沉能力第一,线下小微商户数量收单机构第一,聚合支付服务能力收单机构第二。
其实,早在2011年成立之初,随⾏付就启动了“渠道下沉·繁星计划”率先进行线下市场下沉,将支付业务广泛伸展到三四线城市以及县域、乡村等偏远地区,形成了渗透深、覆盖广的线下布局。面对技术服务领域的全新变革,随行付选择从小微商户的支付经营诉求入手,对其运营困扰进行深入了解。从而围绕商户场景化需求,坚持为行业以及用户解决难题,输出贴合创新场景的支付解决方案。
难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要研究透每个线下场景对于支付产品的要求;二是研发出相应的技术支持。
以新型零售场景为例,在下沉市场上,受线上线下消费联动影响,新零售支付领域构建开始成为各大支付公司角逐的焦点。
随行付支付服务包括自动售货机、无人货架、无人便利店等方面。它采用人工智能、生物识别技术等尖端科技,通过其账户体系、资金管理和商业智能审计技术,接入线上线下支付,帮助商家实现全支付受理、会员营销管理、业务数据分析和智能店铺运营等各种增值服务。
此外,随行付还构建了众多移动支付场景,不断对线下场景的支付服务进行创新优化。现如今,随行付受理端产品类别已全面覆盖了新零售、餐饮、社区电商等多个行业细分领域,通过深抓小微商户与场景服务,良好的产品质量和优质的服务进一步提升客户的转换成本,从而将渠道优势不断扩大。
针对这些场景,随行付开发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收单受理终端,如传统终端、智能终端、APP终端等,为客户提供了新的支付和金融技术解决方案。随行付通过对所有智能终端的创新和集成,将零散的支付码聚合为一个,不仅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支付选择,而且大大提高了商户的支付效率。
“简单、智能”是多数用户对于随行付的评价。
易观《报告》指出,聚合支付未来的发展空间在于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构建支付、金融、营销、管理为一体的数字闭环,从而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支付解决方案。依托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前沿科技应用,随行付为小微商户提供了从收单到增值服务再到支付解决方案的一站式服务。
以技术研发为例,早在2016年,随行付专业的技术团队就完成了整体微服务转型和基础架构平滑升级,为微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报告》最后,易观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在存量竞争加剧、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未来支付行业竞争重点将转向客户需求,对于B端客户而言,控制成本、提升效益将是其需求为核心。
因此,第三方支付机构需要通过定制化解决方案帮助进一步帮助客户提供会员管理、信贷融资、精准营销等增值服务,提高利润降低成本,从而增强客户粘性。技术实力重组、场景定制化解决方案完善的随行付,将会为市场带来更多可以学习的案例。